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,武汉专家:规范24小时眼压监测对青光眼诊疗意义重大
来源: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
9月6日,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,国内知名青光眼名医专家、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北省区副总院长周和政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提出,规范的24小时眼压监测结果对青光眼早期诊断、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预后评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
9月4日至8日,第二十八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汉召开。近100位爱尔眼科专家担任会议主持或进行专题发言、论文发言等,向眼科同道们展示其学科成果与创新研究,为精彩的学术盛宴添彩。
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。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《中国青光眼指南(2020)》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病人数超过7600万,我国青光眼患者高达2100余万,其中致盲人数已达567万。
一直以来,青光眼都是武汉爱尔眼科洪山医院关注的重点眼病之一。周和政教授带领团队,在青光眼临床诊疗与学术科研方面不断积淀与发展,无论是基层手术带教与诊疗推广,还是前沿技术引进都不遗余力,竭力帮助更多的青光眼患者解除失明危机。
周和政教授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。通讯员叶蓓 摄
眼压是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监测的指标。但眼压具有昼夜波动性和节律性,仅凭门诊的单次眼压测量,无法充分反映眼压的变化情况,理应进行严格的24小时眼压监测。然而国内外学界对24小时眼压监测的重要性尚未达成共识。
周和政教授在专题报告上,通过2个生动的临床案例,4项自己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文献复习,充分阐明了单次或日间眼压测量的缺陷,提出规范的24小时眼压监测结果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、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预后评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
“此前临床上24小时眼压监测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,各地执行的测量方案和方法差异甚大。”周和政教授介绍说,为改善这一状况,2014年全国青光眼学组委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《24小时眼压监测方案探讨》,但各地并未严格执行且其本身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。
周教授团队经过多年努力,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,推出改良传统法,在不增加测量次数的前提下,只改变了夜间睡眠时段两个测量点的测量体位(由坐位改为卧位),对异常值的检出率比传统法提高了24.1%。
“做好眼压监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眼压,阻止视神经和视野的进一步损伤。”周和政教授报告时呼吁,大家需联合起来,一起开展进一步研究,找到一个用最少测量次数、最理想测量时间点分布,捕捉尽可能多的眼压峰值和异常值的理想监测方案,为青光眼诊治提供更优指导,为患者的生活保留住更多的光与亮。(通讯员叶蓓)